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,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,初开三石室,雕数尊神像。后经历代修葺续建,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。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,而北齐遗迹,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,共6部,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、字数最多的一处。
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,为当地的庙会,女娲祭典之日。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,是中国规模最大、肇建时间最早、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,被誉为“华夏祖庙”,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。
1996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 2012年娲皇宫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
风景名胜
娲皇阁
娲皇阁是娲皇官建筑群的主体建筑,它依着山崖峭壁修建,共分为四层。第一层是拜殿,拜殿之上又建了三层楼阁,总高23米。娲皇阁背靠悬崖,用九条铁索将楼体系在悬崖峭壁之上。素有“吊庙”、“活动楼”之称。娲皇阁底层为石窟,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(公元550~559年)是娲皇宫最早的建筑之一。
中皇山
中皇山的来历,按当地人给出的一种说法,是因了女娲居“三皇”之中,但此种说法细想有些牵强,不能让人信服。山上有一凿于崖壁上的石碑,碑上字迹可辨:古中皇山。石碑凿制时间据说为北齐,与相邻的摩崖刻经同时。
石刻博物馆
石刻博物馆位于娲皇宫景区,占地350平方米。展室根据年代顺序进行布展,共分成三个展厅,一展厅为北齐石刻展,二展厅为隋、唐、宋、金、元石刻展,三展厅为明、清、民国石刻展。针对不能搬运的文物,如千佛洞、佛爷脑石窟、艾叶峧石窟、千佛塔等文物点,采取制作图片、拓片的形式来进行展示。
景点详情
景点名称:娲皇宫
地理位置:位于涉县西北约10公里的凤凰山(中皇山)上
景点级别:AAAAA级
开放时间:全年 08:00-17:30(最晚入园17:00)
(景区具体开放时间请以景区官方公告为准)
门票售价:
70元/人(从2018年10月1日起),学生持证半价
(景区具体门票价格请以景区最新公布的信息为准)
特别说明:图文部分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